援疆专家用新技术挽救男婴视力

原标题:援疆专家用新技术挽救男婴视力
新疆网讯 (全媒体记者刘薇 通讯员汪宝玉)日前,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成功为一名出生22天的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实施微导管辅助的360°小梁切开术,助其恢复视力。
4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完成手术已5天的强强躺在奶奶龚建兵怀里,目光紧紧跟着奶奶手里举着的玩具移动。
龚建兵说,3月8日强强出生。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中时,却发现孩子眼球浑浊,右眼全白,经诊断强强患有先天性青光眼,辗转乌市多家医院求医,均因孩子太小手术风险高而被拒。
3月27日,龚建兵一家找到了来自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援疆专家、现任职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的徐建刚。
“孩子双眼角膜增大,眼压高。左眼白色浑浊水肿,右眼角膜半透明,看起来像毛玻璃一样。”徐建刚说,长期高眼压会严重影响眼部及视觉功能发育,需立即手术。
3月30日,强强出生第22天,该院眼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多科协作,徐建刚主刀为强强实施了“360°小梁切开术”,手术历时2小时。术后随诊复查,强强眼压正常,恢复了视力。
徐建刚解释,眼睛是一个近似球形的结构,结构精密,眼内会产生大量的房水,眼睛通过不断产生、排出房水来维持眼压正常。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时期发育障碍,使房角结构先天异常,或残留胚胎组织阻塞了房水排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徐建刚说,先天性青光眼造成的视力和视神经损伤虽不可逆转,但只要早发现、合理治疗,有很大希望能终身保持有用的视力。
据了解,360°小梁切开术是在传统房角切开术基础上进行的改良,即在角膜缘建立一条新的眼外引流通道,将房水由前房引流至球结膜下间隙由周围组织吸收,以调整眼压水平。该技术的使用填补了新疆地区的空白。
徐建刚提醒,刚出生的新生儿黑眼珠又大又水,看起来似乎自带“美瞳”效果,但是这样的眼睛需要引起家长警惕,应尽早就诊排查是否是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多数患儿在一岁内就会出现症状,如畏光、流泪、眼睑痉挛、不愿睁眼等,并且由于眼压高,患儿常哭闹不安,尤其晚上症状较重。家长如发现这些异常,应及早带孩子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