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老旧小区居民 共创“三宜”美好家园

原标题:心系老旧小区居民 共创“三宜”美好家园
整治之后的花园七村一角 |
三益书院是李华渝幸福晚年的寄托 |
新建的花园七村风雨长廊 |
从2013年起,南岸区委、区政府将老旧散居住区综合整治纳入全区重点民生工作之一,由南岸区房管局牵头,各街镇负责实施。4年多时间,南岸区50多个老旧小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已经搬走的住户又重新搬了回来居住。是什么原因吸引这些住户去而复返?
老旧小区大变身
李华渝和谢贤斌分别是从市美术公司和医药公司退休的老人,两人“一书一画”,正在花园七村新修的“三益书院”里潜心书画。
号称“葫芦老人”的李华渝边在葫芦上作画边说道:“我在这里住了30年,小区建了有30年。以前最烦下雨出门,到处坑坑洼洼,积水多,路好难走;小偷时有光顾,治安问题更让人头痛……”
然而,现在老旧居住区整治了,一切都焕然一新,住起来越来越舒心。整个居住区内大树被重新科学规划,同时围绕大树设计了休息纳凉的木板围凳,所有行人区域用沥水砖重新铺设,告别坑坑洼洼的积水路面;两个长10多米的木制风雨长廊为居民提供“全天候”的聊天交流的场地。那些容易招来乱贴小广告的墙面,以优美的民俗绘画装饰,可谓独具匠心。
小区里时不时可以看见两名戴着红袖套的大爷大妈在小区巡游。据介绍,虽然每个单元都新安装了防盗门,凭打卡才能够入内,然而对于这无封闭且群众活动众多的居住区,志愿者的巡游也是小区安防的保证之一。整治改造已经让花园七村百姓的宜居之梦变成了现实。
近日,曾经的重庆明月皮鞋厂的一群老职工给南岸区房管局送去了“为民办事、尽职尽责”的锦旗。老职工们握着房管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说:“感谢你们做的大好事,感谢政府想到我们这些困难群体!”
南岸区南坪西路55号有两栋高7层的居民楼,这里居住着曾经的知名企业明月皮鞋厂的老职工们。1990年明月皮鞋厂作为全市第一家破产倒闭企业,这些家属楼的维修无暇顾及,特别是排水铸铁管损坏导致层层漏水,让住户过着“打伞上厕所”的生活。而且房屋主体结构老化,房屋顶楼普遍漏水,部分墙体已出现裂缝,房屋结构也存在安全隐患。
老旧小区整治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加固主体结构,改造整个下水道系统,卫生间全部翻新,重新做了顶层防水,翻新外墙立面和地面铺装,每家每户和单元楼加装全新的防盗门,哪怕遮阳雨棚和凉衣横杆加装等细节,无不是站在方便居民生活的角度精心考虑与设计。政府棚户区改造的补助是实打实用在项目上,虽然还是那样老旧的房子,今天却是干净整洁的环境、幸福宜居的体验小区。
整治凸显文化底蕴
作为南岸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老旧散居住区环境综合整治,怎么做才能够把好事办好,赢得群众的满意?沉下去,到群众中间去,就是工作的第一步。
从2016年3月项目启动开始,南岸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就带领相关科室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各个老旧散居住区,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深入挖掘社区文化脉络,以“五化”(设计个性化、美感传统化、材质大众化、施工精细化、项目精品化)为原则,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规划构想凸显每个居住区传统文化的底蕴。
花园七村就是着力打造“书香鸟语”为目标的宜居社区。通过整治而新建的“三益书院”,每周吸引着众多的青少年及书画爱好者在此交流学习。
居住区中心的三益广场,4张乒乓球台一字排开,乒乓球爱好者痛快地挥拍击打,享受着运动的快乐;一边的金色儿童乐园,一群群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或操练或游乐;更有茶韵广场,在春日的阳光下,人们或喝茶聊天,或对弈棋局,一片安详和睦。
广场旁的悦耳鸟院时不时飘来一阵阵的鸟语花香,居住区周边爱鸟人士慕名而来,每天都会有人在此遛鸟斗鸟,一排排专门修建的鸟笼挂架,为这些爱鸟人士提供着交流与学习的场地。
三益书院、茶韵广场、悦耳鸟院、儿童乐园等功能分区,不但吸引着大量居民的积极参与,体验着幸福的宜居,更是满足着群众精神文化品位上的追求。
在弹子石一村文德小区,修葺一新的广场庭院和文化墙,辅以社区与居民共同围绕推广“崇文、尚礼、尽孝、至善、弘德”的文德五训的主题文化展示,吸引居民参与书法比赛、诗歌交流、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吸引175户住户热情参与,助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群众参与全程监督
老旧散居住区综合整治的不但是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合理增添娱乐设施等,更是打造精神家园。在整治过程中,南岸区让居民全程参与,不但在色彩、风格、造型、材质等方面的细节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与认同,而且在施工过程之中也让群众参与监督,让民生实事充分体现群众的需求与意愿。
南岸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实时的反馈互动比最终的结果呈现更重要,要用一种陪伴式、共生式、互动式的磨合来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整治工程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就反复征求群众的意见。知道老人们都有邻里交流的需求,那可是打造和谐社区的好事情,所以“和风轩”和“怡孝轩”两个风雨长廊也就应运而生。要知道,这两个名称也是来自群众的提议。
对于资金使用与工程质量等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南岸区房管局全力确保建设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整治项目领导小组邀请居民代表对工程实行全程监督,对不满意的部位提出整改意见,经居民代表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工程完工后,居民代表签字认可方能进行竣工验收。通过居民的全程参与、全程监督,让群众一点一滴地体会到民生实事工作的诚意、感受到居住环境的变化,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生三宜”效能彰显
市委主要领导来到南岸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明确要求把南岸建设成为“三生三宜”品质城市,即建设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环境。
今天,“三生三宜”正在通过老旧散居住区的综合整治,一点点彰显其效能。例如,花园七村建起了400平方米的“微益坊”,无偿提供活动场地、办公设备、业务培训等,使之成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活动、展示基地。截至目前,入驻基地的社会组织达41个,服务内容涵盖公益、慈善、家政、文体、教育等多个领域。
通过“微益坊”,色彩璀璨的花瓶、造型可爱的葫芦画、方便实用的环保袋,还有组织志愿者制作的靠垫、装饰品等在淘宝上开办“南湖微益坊”网店售卖和线下工艺品义卖,所得善款将注入社区公共基金,充分体现着宜居宜业宜游的空间和环境,生活一派安宁祥和,产业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潘锋 杜成纲
图片由南岸区房管局提供
链接》》
从2013年以来,南岸区房管局在南岸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三个一点”(居民出一点、民泰基金筹一点、财政贴一点)投入2.15亿元资金,牵头实施了50多个、135万平方米的老旧散居住区综合整治项目,惠及居民6万余人。其中,2017年南岸区房管局以“设计个性化、美感传统化、材质大众化、施工精细化、项目精品化”为总体原则,实施续建项目10个,打造了弹子石文德、花园路花园七村等一批亮点纷呈的改造项目。2018年,南坪街道南坪新街、海棠溪街道长橡家园等11个新建项目陆续进场施工,计划整治房屋面积44万平方米,年底前将全部竣工。